在草莓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草莓烂果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产量以及莓农的经济收益。那么草莓烂果严重到底什么原因?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一、生理原因引起烂果
1、由于管理不善,草莓缺素,特别是缺钙,引起生理性软果烂果。
2、由于田间积水,草莓被浸泡,或草莓与地膜接触的地方积水,导致烂果。
补钙应在草莓吸收钙的高峰期前进行,可起到很好的补钙效果,当然底肥一定要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钙肥。现蕾期之前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脑白金1袋,叶面喷施1000倍液钙,钾,硼等套餐营养嘉美脑白金2-3次,在果实泛白时再施用一次,增加亮度和硬度,同时还有提高糖分的作用。
注意:钙素营养一定要提早使用!
缺钙问题一旦发生,再去想办法解决已经晚了,一定要注意提前预防。因此钙肥补充,应该提前进行,底肥一定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钙肥。
(1)草莓定植20天后,草莓正处在花芽分化的关键期:此时补钙主要是满足根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补钙!每亩滴灌嘉美红利1袋+嘉美脑白金1袋,同时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2-3次。
(2)草莓现蕾期要进行补钙,以保证花器官正常生长发育,减少畸形果的发生。
(3)幼果膨大期,充足的钙能促进果实细胞壁形成,促进幼果膨大,减少果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如软果、着色不良、僵果、畸形果等!每亩交替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海力宝2-3公斤;嘉美红利1袋+嘉美赢利来4-5公斤,同时喷施1000倍液嘉美脑白金2-3次。
(4)连续雾霾天(低温寡照)后要注意补钙。因阴天寡照会降低叶片蒸腾拉力,会减少对钙的吸收,因此也要及时补钙!
二、病害原因引起烂果
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局部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2、合理控制氮肥用量,每亩滴灌或冲施嘉美红利1袋+嘉美海力宝2-3公斤,合理密植;
3、利用风口调节棚室内温、湿度;
4、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5、发病初期交替用翠贝+乙嘧酚磺酸脂+多抗霉素+嘉美金点1000倍;绿妃+啶酰菌胺+嘉美金点1000倍液在发病中心及周围重点喷施,保证草莓整个植株全部着药,一亩地至少4桶水,注意把地面、过道、后墙、山墙都喷到。也有种植户朋友用水剂枯草芽孢杆菌,2个月内生产的,效果也不错!大家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