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型水产养殖基地鱼泛塘现象主要原因是放养密度过大反映了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本站原创 0 2025-04-26

由于鱼的放养密度过大,施肥和投饵量也相应增加,这在遇到雨水或阴天时会导致水生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在傍晚如果发生暴雨,情况就会变得危急。这是因为淡水在温度超过4℃时,其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温暖的天气中,由于白天太阳照射使得水体热而轻,它们会浮在上层。然而,当夜幕降临,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上层的冷却导致其密度增大,从而缓慢向下沉落。但如果夜间气温较高,则需要直至凌晨才达到池底。

然而,如果傍晚有暴雨倾盆而下,情况就不同了。冷重的雨水迅速沉积到池底,将沉淀物、残渣和生物残体翻转到中上层,这些有机质大量消耗了池中的氧气,使得鱼类因缺氧出现浮头泛塘的情况。因此,在傍晚暴雨后,要及时查看是否有鱼浮头,并立即冲洗新水进行救援。如果发现只剩几小时前开始浮头,那么即便不采取措施,也不会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预防这种泛塘现象,可以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以及施肥和投饵量。此外,在必要时可以将一部分老旧的池水排出,或购买增氧机来改善环境条件。增氧机种类繁多,如浮选式、轮子式、喷流式等,其中叶轮式效果较好。这款设备由一个浮动平台支撑在表面,用来提起、搅拌和推散水体,有助于维持一定深度以避免搅起底泥。它们通过电动驱动器提供功效,对池中的溶氧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白天,由于表面植物光合作用的积累,溶解氧含量远超饱和值,但这时由于上、中、底层之间没有对流,所以低处仍然缺乏足够的大气氢化物。如果夜间温暖无风且深浅之差大,上层富含O2但未能与低处混合,则保持较高含O2状态,但此举并不利于养殖,因为它限制了细菌群落繁殖及食物链循环,而最佳做法是在晴朗午后开启增压系统,将高O2内容融入深部,以确保营养物质可被所有生物利用。

由于表面区域已达最大饱和点,不加处理这些额外O2会因微风或波涛逃逸,因此必须定期使用增压系统,每次运作时间宜短暂(如15-20分钟),以3.3亩规模的小型渔场为例,一台3千瓦叶轮增压器足矣。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环境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态需求并保证良好的生长条件。

标签: 农业学术活动

上一篇:商业规模上的无土栽培企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下一篇:室内花儿的四季秀场从不挂念外面的风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