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专业专升本大学鱼泛塘之谜放养密度过大导致的自然景观变化

本站原创 0 2025-04-26

由于鱼群放养的密度过于稠密,加上施肥和投饵的数量超出了适宜范围,尤其是在雨雾阴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在夜幕降临时,由于温度下降,水体中层次分化出现浮动现象,即“鱼泛塘”。这种情况在傍晚暴雨后更易发生,因为冷却的雨水会沉到池底,与底部残渣、有机质混合,消耗大量溶氧,从而造成缺氧环境。因此,在暴雨之后需要及时检查池中的状况,如果发现鱼开始浮头,可立即冲洗新水以救助它们。如果是夜间才开始浮头,即使不进行干预,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这样的泛塘现象,可以采取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和施肥量,以及限制投饵数量。必要时,还可以定期排出部分老旧的池水,并考虑使用增氧设备,如叶轮式增氧机等。这些设备能够提供搅动、曝气和增加溶氧浓度的功能,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在鱼池中,溶氧含量会经历显著变化。在白天,由于表面植物光合作用的积累,溶氧水平可能超过饱和值,但这时由于对流受限,上层高温而低营养的水无法与富含营养物质但缺乏溶氧的底层混合。此外,无风或较深的池水也会影响上层高质量水体向下沉淀的情况。

最有效的一种做法是在晴朗日子中午开启增氧设备,将富含高水平溶氧的小众区搅拌至深处,以确保所有区域均能获得充足营养,同时避免白天产生但未被利用的大量空气中的O2。在使用增压机期间应注意时间控制,以免损伤或疲劳感染生物。此外,对付浅小面积(如3.3亩)的鱼池,用3千瓦叶轮式增压器开启15-20分钟通常已足够。

上一篇:种一亩射干有多少利润我来告诉你这笔生意的赚钱秘籍
下一篇:预计2022年涨价的药材市场动态与影响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