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农科专家谈中央1号文件丨陈学渊统筹抓好用好各级各类农业园区 促进做大做强做优区域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2023年指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近日,中国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渊在接......
-
我所李先德研究员就农业如何转方式调结构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领域的主攻方向,就农业领域如何 “转方式、调结构”,我所李先德研究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采访内容在2010年3月21日晚7点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
-
发扬nbsp 凝聚人心 团结奋斗 再创佳绩农经所第三届工会会员大会胜利召开
2012年4月23日,农经所召开第三届工会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会议由工会委员孙东升副所长主持,秦富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会首先审议通过了《中国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职工代表大会条例》,随后,第二届工会主席、任爱荣做了......
-
农经所十四五信息化建设 专家论证研讨会召开
为加速信息化切实落地与融合应用,更好服务科研,11月22日,农经所举办“十四五”信息化建设专题研讨会,邀请院办领导张庆忠、信息所专家赵瑞雪共同商讨下一步修改完善意见。研讨会由农经所副所长孙东升主持。 会议指出,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实施现代......
-
农民日报刊登钟钰署名文章
2013年4月16日,中国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钟钰在《农民日报》“三农论坛”栏目发表题为“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及启示”的文章。 文章指出,以美国、日本、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农村金融制度建设上都取得了......
-
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传承隆平精神 走好时代稻路活动的通知
各位会员和水稻科技工作者: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2016年批准设立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节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
-
关于召开第十八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的正式通知
为展示我国作物生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推动作物生理学术交流与高水平研究,经2022年第十七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商议确定,第十八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由贵州大学承办。经协商,会期定于2023年8月14-17日在贵州省贵......
-
中国作物学会关于2022年第二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作物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经中国作物学会团体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审定、网站公示等环节,《玉米种子耐贮藏测定技术规程》等5项团体标准达到学会团体标准立项要求,正式列入中国作物学会2022年第二批团体标......
-
中国乡村振兴学院召开科研选题开题启动会
3月27-28日,中国乡村振兴学院召开科研任务启动会,11个任务组围绕总要求开展选题研究,与会专家就研究主题、思路与内容、成果方式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建议。会议由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评审专家组组长张合成主持,专家组成员袁龙江、王凤忠......
-
数字技术渗透田间地头 带动浙江农户云上丰收
核心提示: 数字技术渗透田间地头 带动浙江农户云上丰收中国蓝新闻作者: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责任编辑:王蕾简介在浙江,数字技术延伸运用到了田间地头,农户尝到了云上丰收的喜悦。 数字技术渗透田间地头 带动浙江农户“云......
-
抓好葡萄秋管 实现连年高产
核心提示:葡萄生长和结果消耗了大量养分,致使园地土壤板结,树体养分不足。因此,葡萄采摘后,秋季要及时补充葡萄树体的营养,防治病虫害,实现葡萄优质稳产。深翻改土。葡萄采摘前后,根系会出现快速生长高峰。秋翻虽然会伤根,但此时温度较高,伤根......
-
-
-
-
安徽砀山实施五好技术 保障夏粮丰产丰收
核心提示: 眼下,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41万亩小麦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一时期也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连日来,砀山县积极推广“五好”技术,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采用好药剂、通过好机械、利用好平台、选择好品种,切实抓好全县小麦赤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