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渣豆腐得生产技术
新法制成的无渣豆腐光滑、细腻,口感好,比传统豆腐产量提高30%左右。其制作方法如下: 1、豆类预处理:先将大豆反复冲洗,除去坏豆杂物,然后用水浸泡,待大豆胀至2.5倍至3.5倍。浸泡时间,夏天十小时左右,冬季为二十小时,春秋季节可灵活......
-
我所举办2016年乒乓球比赛-
为丰富我所职工文化生活,促进职工锻炼身体、沟通交流、增进友谊,并做好迎接我院首届“创新杯”乒乓球团体比赛队员选拔工作,所工会于8月15日成功举办了“植保所2016年乒乓球团体赛”,文学副所长亲临赛场观战。 本次比赛得到研究所的高度重视......
-
农机化所获批建设江苏省施药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日,我院农机化所组织申报的“江苏省施药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江苏省科技厅立项建设批准。 据悉,该中心将在已有的基础上,探索新理论与机理,突破植保机械与施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为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工程技术。中心的主......
-
最高法发布新的植物新品种权司法解释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二)》,全链条全方位保护植物新品种权,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该司法解释自2021年7月7日起施行。 据最高法......
-
旬邑清塬蘑菇棚里的欢笑声
盛夏时节,走进陕西省旬邑县清塬镇石门山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大棚整齐的排列着,大棚内堆放的菌包上一朵朵蘑菇长势喜人,带着各色帽子的妇女们正在忙着采摘、清理、搬运蘑菇,她们边采、边说笑,不大的蘑菇棚里时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陕西丰菇......
-
日光温室冬枣 休眠期管理抓四点
合理刮皮、涂白。 刮树皮和涂白均可在温室冬枣休眠期进行,幼树在主干形成粗皮之前一般只涂白,不刮皮。成树骨干枝每年都形成一层粗皮,要实施刮皮。刮皮一般专用刮皮刀进行,要求将老树皮的粗裂皮层刮下为度,不能刮皮过深伤及嫩皮和木质部。刮皮时,......
-
广州植宝雅藻复合肥助力柑橘生产
三月中旬,广西桂林荔浦市双江镇农户韦其来的沃柑果园拉开了采摘序幕。走进他的沃柑果园,色泽金黄、果形圆润、个头均匀的沃柑镶嵌在绿叶中,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沃柑的海洋,一幅丰收的画卷。 “这批沃柑是3年前种下的,有50多亩,今年是第一次......
-
核桃的贮藏两法
核桃的主要贮藏方法有沟藏法和沙贮法,现介绍如下: 1、沟藏法: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阴避风处挖一条深1米、宽1-1.5米、长随贮藏量而定的沟。沟底先铺一层10厘米厚的洁净湿沙,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但不出水为度。然后铺上一层核桃一层沙,......
-
柑橘保花保果需要注意什么
四月底五月初,柑橘将迎来生理落果高峰期,如果不加管理的话,柑橘的自然座果率一般只有0.5%-2%。第一次生理落果是在花柄和枝条结合部形成离层,即带果柄的幼果脱落。该次落果一般在花谢后1-2周,落果的数量多,占总落果量的65%以上,时间......
-
杨凌贝珠为土豆种植开良方
杨凌贝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装载果美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本报杨凌讯(全媒体实习记者谷幸)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提升耕地质量、减肥增效、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当前提倡生态农业建设、绿色农业生产的大背景下,腐植酸水溶......
-
美国科学院院士Steve Briggs教授一行来我所访问-
7月28日,应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合作与研究生管理处的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Steve Briggs教授,拜耳作物科学全球监管事务主任Cynthia Stauffer,中美生物技术安全管理合作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人兼秘书Su......
-
第一届国际生物防治组织亚太区生物防治物捕食螨工作组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
第一届国际生物防治组织亚太区“生物防治物捕食螨”工作组会议于2016年5月15日-1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IOBC主席Barbara Barratt博士(新西兰),丁建清博士(中国)、我所副所长邱德文研究员、国际合作与研究生管理处处长陈......
-
水稻所稻鸭共育技术显成效
日前,从水稻所主办的“全国稻鸭共作研讨会”上传来消息,该所稻鸭共育技术推广成效显著。自1998年以来,水稻所在稻鸭共育技术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轻简化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做法是:将雏鸭放入稻田,......
-
植物保护大讲堂第八期宋宝安院士分享中国农药创新发展路径思考-
8月30日,第八期“植物保护大讲堂”在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四楼会议室成功开讲,本次讲堂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农药创新路径思考”的学术报告,大讲堂由周雪平所长主持。 宋宝安院士从当前我国农药的学科......
-
植保所抗黄萎病棉花中植棉2号中试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3月3日,植保所张永军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优质高产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验收专家认为,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中植棉2号的抗病虫稳定性和产量,建立了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技术体系,建成种子生产线1条,累计生产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