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科技为土壤绿色增肥 生态米首年大丰收
核心提示: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在崇明横沙岛的土壤改良示范田迎来丰收(受访者供图)在今年的收获季,位于上海市崇明横沙岛的一片试验田传来好消息:改良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田增产最高达128%!原来,由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
-
河北省保定市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734万亩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从河北省保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保定市供销系统聚焦耕、种、管、收、储、销等农业生产各环节,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托管服务,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保定市开展土地托管服务面......
-
朱立志为中国能源报撰文 阐述农村能源问题
2011年7月18日,《中国能源报》在头版刊登了农经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研究员的评论文章——“农村能源建设要多管齐下”。 文章认为,总体来看农村能源建设由于长期未予应有的关注,欠账太多,基础设施落后,能源的供给存在数量不......
-
新华网报告预测到2035年我国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胡璐、董峻)中国日前首次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报告预测到2035年我国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要求,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自给率大致保持在90%以上。 报告称,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农业供......
-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请油菜种植户查收这份技术指南
油菜冻害危害 油菜的低温冻害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也可发生在早春寒潮期间。当气温降至-3℃至5℃时,油菜就会遭受冻害,-7℃至-8℃受害较重。冬性强的品种能抗-10℃以下的低温。冬季低温和大风会加重油菜冻害。 油菜地上部冻害表现。地......
-
工人日报我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显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涉农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创新活力强的科技骨干企业,它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重要品质,不断强化研发投入,增强创新内生动力,支......
-
安徽阜南小芦蒿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核心提示: 安徽阜南:小芦蒿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责任编辑:闫利红 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sans-serif; line-he......
-
农经所与大北农集团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合作事宜开展交流座谈
3日上午,袁龙江所长、胡向东副所长一行到大北农集团调研座谈,双方各自介绍了近年来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开展的科研和实践经验,围绕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目标与原则、合作计划和内容、推进思路和机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 袁龙江所长表示,双方有共同......
-
关于召开中澳大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和专家: 为促进中澳大麦遗传、栽培等领域科学研究及产业形势交流,经研究决定于2024年1月14-1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 召开中澳大麦科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议,会议邀请中澳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为大麦产业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诚邀国......
-
关于召开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8次学术年会通知
各位会员、各有关单位: 依据《中国作物学会章程》和《中国作物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甘蔗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委常务理事会第1次会议审议通过,甘蔗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8次学术年会将于2022年12月17日召开 ,......
-
关于举办中国科协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种质创新与粮食安全分论坛的通知
中国科协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种质创新与粮食安全分论坛将于2022年11月26-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论坛将围绕聚焦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大需求,邀请全球相关机构领导和知名科学家深度探讨创新种质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
-
享受阳光 拥抱自然农经所组织职工参加院职工长走活动
2013年5月4日,农经所组织全所职工前往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参加“五四”职工长走活动。 对此次活动,所领导高度重视,工会和青委会精心策划、详细安排,全所职工积极配合,踊跃报名,在京职工基本都参加了活动。大家服从安排、严守纪律,统......
-
乡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三亚召开
10月25日-28日,第七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在海南三亚举办,我所牵头组织大会的“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和小农发展”议题,邀请德国莱布尼茨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Thomas Glauben、肯尼亚农牧研究院院长Eliud Ki......
-
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在石家庄召开
2021年12月18日,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中国作物学会副秘书长程维红等专家、领导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优质谷子品种及其特征进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