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元能搞什么养殖从小本生意到百万产业的奇迹变迁
0 2025-03-19
由于鱼群的密度过大,以及施肥和投饵的过量,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或暴雨后的情况下,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这可能导致鱼在夜间浮起并泛塘。特别是当温度上升至4℃以上时,淡水的密度会随之减小。在温暖的天气中,由于白天太阳晒透了水体,使得热而轻的水层浮在顶部,而到了晚上随着温度下降,上层水开始缓慢地向下沉降。然而,如果傍晚有暴雨,那么冷重的雨水迅速沉入底部,将池底积累的一切残渣带到中上层,这些物质会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使得鱼容易因缺氧而出现浮头。
因此,在傍晚暴雨后,要及时检查池边的情况,如果发现鱼已经开始浮起且离日出不远,就需要立即冲新水进行救援。如果只是临近日出才开始浮起,那么即使不采取行动,也不会造成严重损害。为了预防这种泛塘现象,可以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和施肥、投饵量。此外,还可以定期放置老旧部分来换新,并且对于条件允许的地方,可考虑使用增氧机。
增氧机种类繁多,如浮选式、自行式、叶轮式等,其中叶轮式增氧机效果较为显著。这款设备由一个漂浮平台支撑,内部配备叶轮以提取、搅拌和甩动池中的水,有助于增加空气进入并提升溶解氧含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池子的深度至少需达到2米,以免翻滚底泥影响整体环境。增氧机通常由电动引擎驱动,它们提供了搅拌曝气以及加强吸收作用。
池中的溶解氧含量变化巨大。在晴朗无风的大多数白天,由于表面植物光合作用的积累效应,其生成出的富含二次产物与初级产物往往超过饱和水平两倍左右,但由于不能实现对流,因此底部区域仍然缺乏足够数量的溶解性氮化钾。而夜间,当上层冷却后沉入下方时,才补充了这些所需营养素。如果夜晚温暖且无风,同时池子深浅恰好,不利于混合,最终导致表面的高浓度排泄品无法有效接触到缺少营养力的基质,从而限制了微生物群落繁殖,对整个养殖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最佳策略是在晴朗中午启动增添机器,让高浓度区推送至更深处,以确保所有区域都能获得足够营养。此刻开启时间要适当控制,不宜持续过久,一般来说3.3亩规模的小型湖泊搭配3000瓦功率的小型叶轮型提升器,每次运行15-20分钟就可以达到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