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奇遇-欲成仙txt寻觅神秘药方与逆袭之路
0 2025-04-24
由于鱼群的密度过大,以及施肥和投饵的过多,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或暴雨后的情况下,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降低,这可能导致鱼浮在表面并引起塘水泛溢。这种现象尤其在傍晚时分更为危险,因为当天气温高于4℃时,淡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在温暖的天气中,白天受太阳晒得热而轻薄的水层会漂浮在上方,而夜间随着温度下降,上层水开始缓慢向下沉降,但如果夜晚气温较高,上层水则需要等到凌晨才能完全沉入池底。
然而,如果傍晚出现暴雨,这种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冷却且重量较大的雨滴迅速沉入池底,将池底积存的大量饵料、肥料残渣和生物残体翻至中上层。这一过程大量消耗了池中的氧气,使得鱼很容易因缺氧而表现出浮头泛塘的情况。因此,在傍晚暴雨后,要及时检查是否有鱼浮起来,并根据需要进行新鲜水补充以救助这些受影响的鱼类。如果事先发现即将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预防措施,比如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和施肥投饵量,或是定期排放部分老旧的池水,以保持环境健康。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安装增氧机来提高溶氧含量。
增氧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工作,如叶轮式、喷射式等,其中叶轮式增氧机广受欢迎,它通过一个浮动平台支撑设备,从而实现提取、搅拌和抛洒作用。为了避免搅起底泥,最好保持至少2米以上深度。此外,由电动驱动的人造风力机具备搅拌曝露与增加溶解三重功能。
池中的溶解氧变化幅度非常显著。在晴朗无风的一日,大型藻类对光合作用的产物——O2积累到两倍甚至三倍于飽和值。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顶部富含O2但不能混合到底部,只有夜间,当顶部冷却后沉入底部才能够补充溶解O2。在此期间,与温度、风力以及深度有关的事项决定了上层能否达到底部。如果夜间仍然温暖且无风,而且深度足够,则顶部保留较高O2浓度,即便如此,不与缺乏营养物质之下的低浓缩态混合,也不致死,但对养殖依然不利。最佳做法是在晴好的中午启动增氧设备,使得含有丰富空气的小团体混匀进入最贫瘠区域。在那一刻,即使是一些微弱的小浪花也可能让所有那宝贵资源飞散掉,因此应该注意不要开启时间太久,一台3千瓦叶轮增压器对于3000平方米面积可持续运行15-20分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