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菊苣品味地中海风情的清新绿叶
0 2025-03-30
在1月7日,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导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两个项目——“主粮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和“黄淮夏大豆优质高产耐密新种质创制与应用”,进行了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国家南繁研究院召开的,共有来自18个单位的80余人参加,其中包括项目咨询专家、项目组成员以及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处长王文月、副院长叶玉江、万建民院士、钱前院士等领导。
会议由副所长王文生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和重要性。随后,项目首席专家徐建龙研究员和韩天富研究员分别对两个项目进行了总体实施情况及各课题年度任务研究进展的汇报。通过这些汇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主粮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中,成功构建了小麦和玉米的高质量泛基因组,并克隆了关键基因19个;而在“黄淮夏大豆优质高产耐密新种质创制与应用”中,则建立了一套结合常规育种技术、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大豆种质创新体系。
对于这两项成果,以及未来工作方向,王文月强调要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加快科技攻关成果落地,同时要凝练亮点并支撑产业发展。此外,还需守住底线,规范科研管理,加强监督以保障目标完成。他还提出了三个方面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加快新品种创制;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端建立全过程研发体系;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考核管理。
叶玉江则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突破规律解析;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端系统推进实施;科学合理统筹配置资源加强关键节点考核。万建民院士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未来合作攻关提出了三点要求:明确任务目标围绕核心内容突出重点;解决产业问题定向创制重大新品種;加强运用先进生物育种技术。
通过本次交流会,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过去一年来这两项计划取得的一些成绩,也能看到未来的规划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农业科普动态,为提升国民经济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