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7苗木我的树友圈
0 2025-04-24
由于鱼群的密度过于拥挤,且施肥和投饵量都较多,加上雨水和雾气的影响,当天气阴沉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这可能导致在夜间鱼群浮起泛塘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在傍晚下了大雨之后,这种情况就更加危险。在淡水中,如果温度超过4℃,密度就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温暖的天气里,由于白天太阳照射,使得被晒到的水体变得轻而浮动,在日落后,上层的这部分水会因为受冷而变得更重,从而缓慢地向下沉降。然而,如果夜间空气中的温度不高,上层水才会在凌晨之前达到池底。如果傍晚有暴雨,这一切都会改变。冷却但重力的雨滴迅速沉入池底,将残留下的饵料、肥料以及生物残体重新混合到中上层,这些物质大量消耗了池中的氧气,使得鱼类很容易因缺氧而出现浮头。
因此,在遇到傍晚暴雨后,要及时检查池边,以防止在天亮前就开始浮头的情况,因为如果等到天亮再发现,那么即使没有抢救,也不会造成死亡。而为了预防这种泛塘现象,可以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和施肥投饵量,并且可以定期替换一部分老旧的池水,或使用增氧机来提高溶解氧含量。
增氧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们通常由电动机驱动,有搅拌、曝露和加氧作用。叶轮式增氧机是一种常见类型,它通过漂浮式平台支撑在表面,利用叶轮提取、搅拌并排除表面的液体,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中的溶解氧水平。此外,还需要确保池子有足够深(至少2米)以避免将底泥搅起。
鱼类所处环境中的溶解氧含量变化巨大。在晴朗无风的大多数白天,由于表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二酸甘油,但此时由于上层与下层之间没有对流,因此底部区域仍然缺乏足够数量的溶解氮。如果夜间相对温暖且无风,而且深度适宜,上述高含氮浓集液体也无法接触到富含营养物质的地区,从而阻碍了微生物繁殖,对养殖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最佳做法是在晴朗午后的时间开启增益设备来预先将充满氮内容物的大型液体推送至最深处,因为中午时分已是二酸甘油积累完成之际,如不采取措施,将其输送至基部,便会随着任何微小波浪或风力失去并散发出去。同时,不要开启过长时间,即使对于3.3亩面积的小型湖泊来说,一台3千瓦功率叶轮式增益器只需运行15-20分钟即可达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