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流行的十几元钱一株的紫叶稠李到底值不值得买
0 2025-03-31
由于鱼群放养的密度过于稠密,加上施肥和投饵的数量超出了适宜范围,尤其是在雨雾阴天或傍晚下暴雨的情况下,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夜间可能会导致鱼浮头泛塘。这种现象在温度超过4℃时更为常见,因为淡水在这个温度以上,其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在温暖的天气里,由于白天太阳照射,热而轻的水层会浮在表面,而随着夜幕降临和气温下降,上层水开始缓慢向下沉降。不过,如果傍晚突然来了一场暴雨,这种情况就变得危险起来。冷而重的雨水迅速沉积到池底,将底部残留下的饵料、肥料及生物残体带至中上层,这些有机质会大幅消耗池中的氧气,使得鱼类很容易因缺氧出现浮头泛塘。
因此,在傍晚暴雨之后,要及时检查池边,看是否有鱼已经因为缺氧而浮起,如果发现情况严重,就需要立即冲入新鲜水进行抢救。如果等到天亮后才发现问题,那么即使不进行救援,也不会造成生命损失。
为了预防这种泛塘现象,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以及施肥和投饵量来避免。此外,还可以考虑定期排出部分老旧的池水,或安装增氧机以提高溶解氧含量。增氧机有多种类型,如浮选式、水车式、叶轮式、喷射式等,其中叶轮式增氧机效果较好。这类设备由一个漂浮装置支撑在表面,其叶轮功能既能提取并搅拌周围水域,又能有效地释放空气至底部,以增加溶解性氮和磷元素,同时提供足够的溶解氧给鱼群。
然而,对于这些措施来说,重要的是确保池中的平均深度至少达到2米,以避免搅动底泥。而且,由于电动引擎驱动,该设备能够同时执行搅拌、曝气以及提升溶解性的任务。由于浅层与深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即便是白天,由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大量积累,可达两倍甚至三倍以上,但由于对流受限,上层高浓度的一部分未能充分混合进入深处,从而限制了深部区域可利用营养物质。
如果夜间环境仍然温暖且无风,并且池子又比较深,上面的富含二次生产产品(如糖分)的高质量、高浓度液体难以真正融入整个生态系统,那么这将对整体生物繁殖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如果在晴朗日子的中午开启增压器,将这些丰富含O2的人造涡流推送到底部,则可以极大地改善这一局势。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增压器也不利,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额外浪费。如果一个3.3亩大的鱼塭使用一台3千瓦功率的小型叶轮型加力泵,每次运行15-20分钟就会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