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 研究揭示热解温度对秸秆生物炭多相结

本站原创 2023-12-13 10:11:12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揭示了秸秆生物炭多相结构特征及其潜在环境风险,为秸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炭定制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热解温度是影响生物炭理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热解温度与生物炭表面性质的定量关系尚不明晰,热解温度介导的生物炭源可溶性有机物组分及官能团的演变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且生物炭潜在风险分析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前提保证。

  

该研究定量分析了热解温度对秸秆生物炭固相结构特征以及生物炭源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和组成的影响。秸秆生物炭中潜在有毒元素总量随热解温度增加而增加,但其有效性则逐渐降低。秸秆生物炭中持久性自由基含量随热温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400℃下制备的秸秆生物炭氮含量和官能团丰富,更适用于土壤改良与培肥;500℃下制备的秸秆生物炭孔隙发达,更适用于环境污染修复;600℃制备的秸秆生物炭含碳量高、稳定性强,可用于实现农林碳封存。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图注:秸秆生物炭制备及其多相结构表征

  


 

  
 

   (单位: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上一篇:农业推广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如何利用新闻软文推
下一篇:人民日报 宽早优植棉技术助力新疆棉产业升级创
相关文章